|

|

戒烟能不长胖吗?

浏览次数:

吸烟有害健康,但一个普遍现象是:不少烟民在戒烟成功后,却出现了体重显著上升的情况。

日前,牛津大学人口健康系的 Fiona Bragg 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eBioMedicine期刊发表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一种被称为“厌食因子”的应激蛋白 GDF15 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715140323.jpg

研究发现,GDF15 水平可部分介导吸烟对所有肥胖指标(包括 BMI、腰围、体脂百分比等)的影响,而 Olink 平台检测的 GDF15 则主要介导体脂百分比的变化。此外,GDF15 与其脑部受体(特别是 RET)的比值表现出更强的中介效应,提示这一信号通路可能是吸烟引起体重变化的核心机制。研究团队指出,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理解吸烟与体重变化的生理联系,也为未来开发能够在帮助人们戒烟的同时,避免体重增加的干预手段提供了重要靶点。

中日友好医院肖丹教授指出,吸烟者普遍体重较轻,而戒烟后体重反弹这一现象长期以来被视为是影响烟意愿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基于中国人群大样本数据,发现应激反应蛋白GDF15在吸烟者中显著升高,且呈现清晰的剂量-反应关系,提示GDF15通路可能是吸烟相关体重变化的关键生物学机制。若能通过靶向GDF15信号轴,实现“代谢调控+戒烟干预”的双重目标,有望帮助吸烟者在成功戒烟的同时避免体重反弹。

即便戒烟后变胖,仍能从戒烟中获益

一项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指出,即便吸烟者在戒烟后变胖,但戒烟者仍能从戒烟中获益,与不戒烟者相比,戒烟者心肌梗塞和中风风险显著降低,中风会下降 25%,而心肌梗塞更是下降了 67%。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宗耕等人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研究同样指出,不管体重变化如何,抽烟者应优先戒烟,以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戒烟后应尽力控制体重增长,从而降低短期糖尿病风险和长期心血管疾病率的小幅度反弹;同时,应该严密监控血糖。通过增加体力活动和改善膳食结构,戒烟者能够有效地降低体重增长。

戒烟者如何控制体重?

戒烟容易带来体重增加的“表面现象”,不能成为人们拒绝戒烟或者复吸的理由和戒烟,但如何避免体重增加?吸烟者首先应该明确,戒烟后体重增加是正常现象,但也是可以自我控制的,不要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担心。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少食多餐,还要多喝水,别让胃里空着。在选择戒烟替代食物时可多考虑低糖、低热量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或嚼嚼无糖口香糖,少吃巧克力、薯片等高热量零食。

日常饮食中,少吃含脂肪多的食物,控制色泽鲜红的猪肉、牛肉、羊肉等的摄入,改吃肉色嫩白的鸡肉、鸭肉、鹅肉、兔肉及鱼肉等,或是蛤肉、牡蛎、蟹肉等水生贝壳类动物肉。因为浅色和贝壳类肉中的脂肪很低,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体胆固醇的增高。

另外,戒烟后避免发胖的另一个主要方法是多运动。每天30分钟以上的锻炼,可以消耗200千卡以上的热量,不但能帮助你消耗掉多余的热量,同时能帮助吸烟者减轻对尼古丁的依赖。研究表明,坚持运动有助于戒烟。

有氧运动(如跑步或游泳)能使身体释放一种类似于鸦片的物质,在神经化学上称之为内啡肽。内啡肽在中枢神经系统可与尼古丁竞争结合受体,使人产生欣快感,消除紧张情绪,抑制烟瘾发作。另外,有氧运动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机体氧的供应,提高血氧分压,加快由于吸烟引起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结合物的解离,减轻机体的中毒症状。如果您不是很爱运动,经常走路,多干家务活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部分内容整合自:eBioMedicine、European Heart Journa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戒烟有道等

编辑/排版:刘则伯

审核:肖丹、陈惠

本文转载自:呼吸频道

如果在戒烟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前往戒烟门诊就诊,寻找专业的戒烟指导和治疗;或拨打全国专业戒烟热线400-808-5531获得戒烟帮助。

想戒烟的烟民朋友,也可以通过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在线戒烟”公众号,通过参加“我要戒烟”获取戒烟帮助。

640.jpg